苏有朋版《嫌疑人X的献身》一刷感想

讲述一下作为一个看过原著的人,去看了苏有朋导演版《嫌疑人X的献身》之后的感想吧。

 

我算是一个东野书迷,大陆出版过的东野圭吾的小说我基本都看过,我很喜欢他的故事的套路,《嫌疑人X的献身》则是我看的第一本东野圭吾的小说,也算是我开始看日本推理小说的开端。当年知道这本书还是因为《名侦探柯南》单行本书后青山刚昌的推理小说推荐,当时我刚上高中,读过之后大为震惊。

 

 

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大约7年前,虽然对这个故事的神转折始终记忆犹新,但是不得不说很多细节也都记不太住了。所以我看电影前不算是百分百记得剧情,只是记得开头结尾和大致剧情走向,自然对内容抱着一种回顾之心,加之不知道剧情会如何改编,也十分好奇。至于演员方面,除了看过一些林心如的作品以外,其他演员的作品我都没看过,并不熟悉。

 

 

电影中,汤川学叫唐川,石神哲哉叫石泓,花冈靖子叫陈婧,花冈美里叫陈晓欣,富樫慎二大概叫富坚(具体哪两个字记不清了),警察草薙叫罗淼,警察岸谷叫什么我记不住了,追求靖子(陈婧)的工藤邦明叫泰坤。

本文涉及原作部分使用原作姓名,涉及电影部分使用中文版电影姓名,以作区分。

 

 

因为看之前已经知道电影的剧情有所改编,不得不说在好奇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担心。毕竟很多时候影视化改编会改变很多东西,甚至影响故事的走向。之前有看新闻说这个电影的改变部分是受到东野圭吾的认可的,所以我也很期待这个被东野所认同的改编版会是什么样的。

 

 

总得来说,这个电影的改编我是比较认可的。

电影保持了绝大多部分原作的内容,尤其是重要的场面和台词。原作中一些叙述性的语言在电影中以角色内心独白的形式呈现,大多数台词几乎与小说的大陆翻译版只字不差。至于改编部分,可以看出电影有一些改编的部分是为了服务没有接触过汤川学系列的观众,比如加入汤川学系列其他案子用以丰富唐川这个角色。简而言之,我们可以感受到导演相当的尊重原作。

 

唐川刚刚登场时所说的案子源自东野圭吾作品中的汤川学系列­——短篇集《伽利略的苦恼》的第五篇《扰乱》。讲述了犯人通过使用超指向性扬声器放出的超声波,刺激人的内耳使其丧失平衡感这一方法来犯罪,做到了将谋杀化成意外。故事中犯人多次实施,不局限于车辆肇事,还有坠楼等案,但犯人最后被捉拿归案则是在驾驶途中——犯人意欲谋杀汤川学,向正在开车的女刑警内海薰施放了超声波,但险情被早有准备的汤川学化解,犯人也被捉拿归案。

之后的剧情中他又提起过一个关于跳楼的案子,讲述的是一个被误认为是谋杀的自杀跳楼事件。这个案子也能在找到原型——在的第一篇《坠落》中,也是发生了一件被认为是谋杀的自杀跳楼事件。虽然在汤川学和女警察内海薰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科学的方法能够实施某种谋杀方法,但是实验成功的几率太小了,实际上根本不可能用这个办法犯案。

 

电影在设定上也有一些调整。比如原作中案件发生在3月9日和3月10日,电影中发生在4月11日和4月12日,我想可能是为了更加顺应中国的季节变化。汤川从帝都大学的物理学副教授摇身一变为刑警学院的副教授,可以说这个处理比较能够让没有接触过这个系列的观众们接受——毕竟对于普通中国民众来说,刑警学院的教授参与到案件中比普通的大学物理教授要更科学,毕竟有相当一部分人可能都没看过侦探片,很难接受一些设定,比如有些故事中连小学生都可以左右案件。而石神从高中数学老师变成了初中数学老师。

至于唐川与石泓的相遇,可以说电影把这一段改编成了童年的故事。原作中汤川和石神是帝都大学的同学,两人都是理科,直到大三分系才一个人选了数学一个人选了物理。而电影中两人变成了童年的同班同学,不得不说这一段两个男孩的友情真是……那注视着彼此的眼神有点萌啊。

 

 

电影还有一部分改编是调整了剧情顺序和增添剧情。在原作中读者们是先知道了石神帮助了花岗母女俩,在电影中则是在富坚进去陈婧家之后只给了石泓一个镜头——卖了一个关子。在电影中石泓会打羽毛球,有一场唐川和石泓打羽毛球的戏,这在原作中也是没有的。原作的设定中,爱打羽毛球的是汤川学,警察草薙和汤川学大学时候都是羽毛球队的。

还有一场戏,就是唐川和石泓去登山。原作中两人没有一起登山,但是电影中登山这一场戏可以说是石泓的转折点。这一段有一个细节,就是唐川和石泓坐在溪水边的时候,镜头特意拍摄了溪水中漂浮的一片树叶。起初石泓心中十分纠结的时候,树叶在水中始终打转,无法向前,但是当石泓最终下定决心的时候,树叶不再打转,顺流飘下。这里的镜头十分明显,可以说相当好的侧面表达了石泓的心情变化。

 

同样的,因为超声波机器是源自《伽利略的苦恼》,并没有出现在《嫌疑人X的献身》中,所以后来石泓实用声东击西的方式攻击唐川也是原作里所没有的。但正因为原著里没有这一段,所以我刚刚看到石泓打算攻击陈晓欣时对这段改编当时有点惊讶。脑海里甚至在想,天啊石泓竟然打算攻击陈晓欣?为什么要这么改?但是当罗淼告诉大家没这么简单,真正的攻击对象应该是唐川的时候我也反应过来了——石泓这里还是在演戏,他在塑造那个“变态跟踪狂”的角色,为了他去顶罪而做的最后的努力。所以看着这里,坐在电影院中的我心中只有一个感觉——心酸。

眼睁睁看着一点点他牺牲自己,眼睁睁看着周围人不知其中暗藏的含义而走进他设的局,眼睁睁看着,他一步一步走向他自己所描绘的完美严谨的名为胜者的坟墓。

他越是将自己推向万劫不复,越是护得陈婧母女的滴水不漏。

非常心酸。

 

 

提出一个别人解不开的问题,和解开这个问题,哪一个比较难?

石泓向所有人出了一道题,一道“看似几何问题,实则函数问题”的题。

答题人不仅是唐川,不仅是罗淼,还有陈婧,还有陈晓欣,还有我们坐在屏幕前的每一个人。

他是怎么做到的。

他几乎瞒过了所有人。

 

石泓确信着,他赢了。

 

但他输了。

这道题被唐川答了出来。

 

不得不说,因为加入了石泓袭击唐川的剧情,使得唐川更加容易地发现石泓不对劲了。这里也可以说是帮助电影观众更好地发现一些倪端。

电影与小说在某些地方其实还是有一点区别的,比如书我们可以在几页之间反复翻看,或者是看到结局之后再反看前面的几章。作为一个东野风格的推理小说,作者通常将一切谜题都在最后解开,前面虽然会有一些不看结尾就不明白的暗示,但是总归来说不会给太过显著的提示。当你一口气看完书,不禁感叹自己被作者“欺骗”了的同时,也会觉得非常过瘾畅快。

 

但是作为电影则不能这样。电影无法倒退也不能暂停,所以只要不是导演故意对观众隐瞒真相,他就会尽可能的让观众跟上他电影的剧情节奏,或者一步步的予以台阶,直到读者走到真相之门的面前。所以我相信大多数观众在看到这里的时候都会有所察觉——石泓的行动并非那么简单,一定有什么隐情。不过当然,几乎无法再猜下去了。

 

这不是一个几何问题,而是一个函数问题。

那么我们真的连表面的几何假象看懂了吗?

 

在案发第二天,被杀掉顶替富坚尸体的流浪汉——小说中他被称为“技师”,名字因为石神曾见过他阅读机械相关的杂志,是一位刚刚搬来成为流浪汉的人。因为在小说中曾经描写到,案发后石神再次路过河岸的时候,“技师”曾在的位置没有人。虽然阅读的时候只以为是普通的场景描写,但知道真相之后再重头看,就会发现这里的蛛丝马迹。

因为知道这个小细节,所以在看电影的时候我特意留意了这里。案发之后,真的有一幕给了这里的镜头。原本长椅上的两个流浪汉剩下了一个。看到这里我几乎是惊喜的,因为这个原著中非常棒的小细节得到了保留。

 

最后再说一说全局的高潮,也就是石泓与唐川在拘留所的谈话中断,石泓率先走出房间后在走廊里遇到了前来自首的陈婧。

就在石泓在里回忆杀了一段、最后他在心中说完“我赢了”的那一瞬间——

 

他见到了来自首的陈婧。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就下来了,止不住流淌的眼泪。

我已经好久没有因为看电影流眼泪了,更何况当天我还带了隐形眼镜贴了下睫毛。因为电影院里人很多,我害怕打扰到旁边的观众就一只手捂着脸不出声地任凭眼泪横流。

 

能哭得这么厉害,其实跟电影的一步步渲染是分不开的。

前面石泓的回忆杀,讲述了他过去的故事,讲述了他为什么这么不顾一切的去完成这个计划。当他迷失了活着的意义,陷入了在数学领域止步不前的漩涡之中,打算在房间里自我了断之时,是陈婧母女按响的门铃声,扭转了他命运的方向。

 

“工藤邦明(泰坤)先生是个诚实可靠的人。和他结婚,你和美里(陈晓欣)获得幸福的几率较高。把我完全忘记,不要有任何负罪感。如果你过得不幸福,我所做的一切才是徒劳。”

 

“他压根没有要和她们发生关联的欲望,她们不是他该碰触的对象。对于崇高的东西,能沾到边就已足够幸福,数学也是如此。妄想博得名声,只会有损尊严。”

 

“帮助母女俩,对石神来说乃是理所当然。没有她们,就没有现在的他。他不是顶罪,而是报恩。想必她们毫无所觉。这样最好。有时候,一个人只要好好活着,就足以拯救某人。

这三段是小说的原文,我们可以看出,几乎和电影中石泓与唐川在看守所见面后,石泓起身走出房间这一段的内心独白一模一样。包括当时看电影时我印象最深的那句,这是报恩。

这是报恩。

 

他从心底接受那个能有较高概率给予他所爱的女人更好生活的男人,他从来都理智而深谋远虑,他从来都带着那颗感激之心,用着自己独有的方式去回馈他所得到的拯救。

 

他所做的一切都无怨无悔,他只是归还了他所得到的爱。

 

电影在这里将石泓和观众的情绪引领到了一个至高点,我们被牵引着走了一路,这一路艰难险阻荆棘丛生,这一路我们在黑暗中追寻出口。当我们终于与石泓一起跋山涉水将要走到尽头看到曙光的时候——陈婧出现了。

 

于是我们的感情、石泓的感情、陈婧的感情,映画布的内外,所有人的感情在这一刻都从顶端倾泻了出来。屏幕上是跪地不起的陈婧,是面容扭曲的石泓,屏幕外是泪流满面的我们。

 

在东野圭吾的另一部优秀小说《白夜行》中,唐泽雪穗曾将桐原亮司比作光。她说她的世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替代了太阳。凭借着这份光,她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而在《嫌疑人X的献身》中,花冈母女(陈婧母女)就是石神(石泓)漫漫黑夜后的那轮白色的太阳,不刺眼不强烈,却始终高挂在天上。

 

白夜之下曾有两个孩子幻想能够手牵着手在太阳下散步。而白日之下也有一个缄默的数学家,他将那眼前不远不近、温柔却又淡薄的身影,当做照亮余生的唯一的光芒。

 

 

我会去二刷的。

 


评论 ( 22 )
热度 ( 49 )